引言
在TracePro自动优化宏Macro使用时,有人提出这样两个问题:
1、在您提供的例题“反光杯优化Macro”中,光源是直接用发光芯片代替(Calalog:Cree Xlamp; Name:XR-E White 5000-10000),那么在这个模型中,LED的实际size是多少,将光源看成是1mm*1mm*0.2mm的发光芯片会不会影响模拟的准确性?
2、评价函数采取的是“均匀度+光效”,为什么采取两者之和,而不是平方根、加权值或者积分等等?
对于上面的两个问题,解答如下:
1、在您提供的例题“反光杯优化Macro”中,光源是直接用发光芯片代替(Calalog:Cree Xlamp; Name:XR-E White 5000-10000),那么在这个模型中,LED的实际size是多少,将光源看成是1mm*1mm*0.2mm的发光芯片会不会影响模拟的准确性?
答:在仿真过程中,使用LED近场光源是最准确的,它包含了实际测量的光源空间光强数据和光源尺寸细节数据。但近场光源光线数大,光线追迹速度慢。
所以在快速仿真时,我们通常使用芯片面光源来近似,芯片的大小近似为LED光源芯片,芯片的配光曲线使用实际的光强数据(如IES数据)。这样模拟出来结果基本与实际芯片一样,芯片尺寸大小会稍微影响模拟精度,但一般要求不是非常严格的情况下,尺寸的误差是可以忽略的。
2、评价函数采取的是“均匀度+光效”,为什么采取两者之和,而不是平方根、加权值或者积分等等?
答:这里评价函数是两个标准:均匀度和光效,这两个标准在此程序中比重是相同的,当然它是可以人为去控制,即按用户要求去加权。
例如我们对均匀性要求高,可以使均匀度的评价值加大。所以不是绝对的。